开学伊始,我院紧紧围绕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”这一主题,通过筹备成立院教学督导组,采用教师课堂教学考核、信息反馈相结合等方式,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工作。
为了切实提高学院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,建立和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,经过开学前人事部门紧张有序的筹备工作,2月12日迎来了我院第一次督导组(筹)成员会议。会上王鹏书记首先向各位专家介绍了我院的基本情况,并分析了当前我院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。来自浙江大学的四位专家纷纷发言,各抒己见,对学院的办学理念、办学规模、专业设置、师资建设等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。与会还讨论了《教学督导组工作条例征求意见》、《院教学督导课堂教学质量检查工作流程》和《课堂教学质量督导信息反馈表》,决定对其作进一步修订后于本学期在全院范围内有目标性地试行。同时他们也表示将尽自己所能,密切配合我院工作,积极支持,主动参与到提高我校教学水平的工作中来。今后,我院教学督导组将对全院各专业的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监督和指导,逐步充实和完善院教学管理体系,使我院教学和办学水平能尽快迈上新的台阶。
人事部门协同教务处开展了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考评工作。为了使考核结果更加体现公平、公正、客观、准确,此次教学考核共分为学生考核、督导考核和各系(处)主任、院领导考核,力求多渠道、多纬度如实反映教师教学水平。
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和教学活动的承载者,教师课堂上的教学表现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,教学质量的提高也需要广大学生的积极配合和努力。学生考核分为日常课堂考核、周(月)课程考核、期中考核和期末考核。日常课堂考核开学初先试行两周,之后转为一周一次和一月一次的课程考核,以便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口味,及时收集课堂教学信息。通过整理统计,及时将诊断信息反馈给教学督导组,由督导组专家有针对性地下课堂听课,从而达到改进教学,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。
(注:院教学督导组(筹)成员:马裕祥,教授,城市规划专业,原杭州大学党委副书记,现任建设部专家委员会委员、浙江省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,杭州市人民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;华明,教授,生理学专业,原任杭州大学教授,现任民盟浙江省委老龄委主委;陈维岳,教授、研究员,化学专业,曾任浙江大学兼职教授,海洋研究所海洋化学研究员;郑煜,教授,英语专业,原任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;俞康宰,教授,测绘专业,原任浙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教授,现任浙江大学教学督导。)